MPA公共管理硕士培养方案 
 | 
类别 
 | 课程名称 
 | 学分 
 | 类别 
 | 课程名称 
 | 学分 
 | 
核心课程≥20学分 
 |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 
 | 2 
 | 专业方向课 程≥16学分 
 | 公共行政理论 
 | 2 
 | 
第一外国语(英语) 
 | 3 
 | 领导艺术与方法 
 | 2 
 | 
公共管理学 
 | 3 
 |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
 | 2 
 | 
公共政策分析 
 | 3 
 | 区域规划理论与方法 
 | 2 
 | 
公共经济学 
 | 3 
 | 经济学研究方法 
 | 2 
 | 
宪法与行政法 
 | 3 
 | 社会阶层与利益集团分析 
 | 2 
 | 
社会研究方法 
 | 3 
 | 福利经济学 
 | 2 
 | 
电子政务 
 | 2 
 | 非政府组织管理 
 | 2 
 | 
政治学 
 | 3 
 | 公共工程管理概论 
 | 2 
 | 
公共伦理学 
 | 2 
 | 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
 | 2 
 | 
能力开发=7学分 
 | 国内外公共管理视野开拓系列专题 
 | 2 
 | 本学院相关课程 
 | 2 
 | 
公共管理方法与工具开拓系列专题 
 | 2 
 |   |   |   | 
社会实践 
 | 2 
 |   |   |   | 
专题讲座(10个以上) 
 | 1 
 |   |   |   | 
|   |   |   |   |   |   |   | 
1、此培养方案只适用于:2010级全日制MPA(学号10191***)和2011级全日制MPA(学号11191***) 
 | 
2、每种类别的课程必须修够,并且总学分≥43学分。 
 | 
3、核心课程中如果有多余的学分可以移动到专业方向课程中的“本学院相关课程”计算学分。 
 | 
4、申请答辩的时候提交10篇讲座心得和1篇社会实践报告。 
 | 
5、英语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是核心课程中必修的学位课,不可替换。 
 |